更多

    停電搞亂製造業

    Eric Chong
    Eric Chong
    商業・科技・創業・編輯

    中國近日大停電,不只影響國民生活,更嚴重打擊經濟。這事跟香港人最直接的關係,應是零件供應中斷, iPhone 13 供不應求,導致炒價重現。中國的停電事件至今仍未有官方的解釋,不過從新聞所見,情況頗為嚴重。

    在 9 月下旬,由中國東北三省開始停電,各城市停電由每日幾小時,變成起碼持續半天,交通燈都關掉。停電更蔓延至其他地區,連製造業大省都不能避免。廣東省各市啟動「有序用電」,要求工廠每星期只開工兩、三日,甚至「開零停七」,即變相被迫停工。江蘇省則針對高耗能產業,監察數百間超過五萬噸耗電工廠的用電情況。據知,這些省份在今年夏季已欠缺電力供應,現時情況轉趨惡劣。

    雙重打擊供應鏈

    其實,東南亞的工廠今年一直受到瘟疫所累停工,令製造業的訂單回流中國。前八個月的中國出口按年增三成,貿易順差 3,624.9 億美元,同比增加 28.9% 。這些數據代表企業不斷延長工時,也同時大幅增加用電。每年 9、10 月都是製造業旺季,趕及西方國家的冬日假期購物。惟全球供應鏈本身被疫情打亂,現在中國又突然停電,訂單生產肯定受阻,可見中國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雙重打擊。

    中國停電已超過半個月,但官方未提供解釋,外界便發揮陰謀論的想像力,理性的說法是各地政府要執行「能耗雙控」的環保指標,時限所迫只能直接減少用電達成目標。亦有說法是煤價高企,甚至比電廠賣電更貴,索性停工避免虧損。要知道,中國燃煤發電仍然佔逾五成,但全球煤價今年跳升幾倍,當地更惡意拒絕採購品質較上乘的澳洲焦煤,令發電成本居高不下。

    慶幸香港仍自己發電

    這時,慶幸香港的電力未被中國吞併,否則可能同樣受到停電困擾。特區政府近年連番提出香港併入中國的電網,包括 2014 年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以及 2019 年的香港至 2050 年的長期減碳策略公眾諮詢,香港人都明確指出堅持要自己發電。中國突然大規模停電,回到 30 年前改革開放初期一般。如果特區政府又再諮詢,相信香港人的選擇只會更堅定。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