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個人私隱

    Zoom 再爆醜聞 15,000 個會議影片被公開

    前美國國家安全局研究員 Patrick Jackson 表示,他在開放雲存儲空間中發現多達 15,000 條 Zoom 視像影片。影片中包含個人信息、私密談話甚至裸露影片。

    委員會報告出爐 智能燈柱用代替技術減私隱疑慮

    去年因反送中抗爭引起的智能燈柱侵犯市民私隱疑慮,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 OGCIO )成立多功能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檢討智能燈柱試驗計畫。委員會今月向 OGCIO 提交報告,建議改用其他技術代替,繼續推行智能燈柱計畫。

    你係咪「劍橋分析」受害者? Facebook 特設網頁話你知

    Facebook CEO 朱克伯格今早順利捱過了美國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公聽會,他在會上承認這宗有 8,700 萬個人資料被濫用的事件是他的責任,並為事件道歉。不過,我們又怎知道自己的個人資料有沒有給「劍橋分析」出賣呢? Facebook 今日就開設了一個網頁讓大家查看。

    Google 手機 App 回傳大量數據 行山、騎單車、手機充電全記錄

    外媒 Quartz 發現原來 Google Apps 會回傳大量資料到伺服器,包括你的手機電量、附近的 Wi-Fi 資料,以及記錄你是否在步行或騎單車等,讓 Google 更加了解你的生活。

    德勤研究:中國人個人訊息外洩因app的霸王條款

    智能電話盛行,但卻經常發生洩露用戶個人私隱。德勤在中國的消費者調查發現,當地個人訊息外洩成慣例,元凶來自應用程式和互聯網服務的霸王條款。

    Facebook 要求用戶上載照片驗證 否則封鎖帳戶

    不少外國用戶在正常情況下,被 Facebook 突然要求上載自己的照片,否則封鎖用戶,嚴重侵犯個人私隱。

    滿街天眼無私隱?化個「反容貌辨識妝」避開監控!

    現在周圍都是天眼,街道、商場、學校⋯全部都有閉路電視,基本上只要我們走到街上,就會曝露行蹤,避無可避。加上高清攝錄及社交網站的 AI 容貌辨識技術,要認出影片裡的每一個人並非難事。俄羅斯的 Grigory Bakunov 就研究出「特技化妝」來躲開容貌辨識技術,隱藏身份。

    【逼真得恐怖】AI 嘴型模仿技術 偽造言論影片幾可亂真

    有時會看到網上流傳某某明星說一些荒謬的言論,但原來是毫無根據的假新聞。現在這些假對白都只是以文字方式呈現,但如果你確實看到名人在影片中道出言論,就很難相信是假新聞。美國華盛頓大學最近研究出一個人工智能系統,能根據錄音語句,製出對嘴型的超逼真影片,到時候要哪位名人說甚麼都可以。

    申請「支付寶」等於授權公司保有所有資料?!

    現時大家在使用儲值付款服務時,都先要申請一個帳號及提供個人資料的。但是大家在申請時又有沒有留意一些資料保存的相關條文呢?

    最新文章

    登入系統失效居民資料任人睇 機電署 14 圍封強檢大廈資料外洩

    據港台報道,機電署正跟進一宗網上伺服器平台系統安全事故,涉及 2022 年3 月至 7 月期間,機電署為應對新冠疫情而對 14 幢大廈進行圍封強檢時所收集的 17,000 名居民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聯絡電話、身份證號碼和住址等敏感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