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Plug Media Service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2]
編輯推薦
TP-Link Deco PX50!Wi-Fi 與 PLC 之結合!
除了 Wi-Fi 外,PL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電力網絡也是一種「毋須拉線」建網方案。TP-Link Deco PX50 整合 PLC 電力網絡及 Mesh Wi-Fi 技術於一身,是市場上首款同時對應的 AX3000 及 G.hn Powerline 電力網絡規格的 Mesh Wi-Fi 產品。
800R 曲率.2K@240Hz OLED 的電競屏幕 LG UltraGear OLED 45GR95QE
不少玩家為追求更強包圍感,而購入多隻曲面屏幕組成「私人機艙」,而近年廠商為了滿足這群玩家的需要,則推出以更大比例的 21:9 電競屏幕。而今日所介紹的 LG UltraGear OLED 45GR95QE,就是它們全新推出使用 OLED 面版,解像度與刷新率達 2K@240Hz 的新產品。
更完整的一體式體驗 B&W Panorama 3
省下擺放的位置,省下多餘的線材,Soundbar 對追求視聽效果又受空間限制的用家一向都有極大吸引力。英國傳統音響品牌 Bowers & Wilkins(B&W),很早便進入了 Soundbar 市場,之前兩代 Panorama Soundbar 都採一體式設計,新一代的 Panorama 3 也不例外,升級追加了天花聲道單元,令一體式體驗更完整。
SoundID AI 自動調校 Corsair HS65 & 輕量新選 HS55 Wireless
由 Corsair 全新推出的 HS65 Wireless 電競耳機,就針對玩家為不同遊戲上有住不同的需要,有時候是想要更強的定位、有時候是想要更強沉浸感,就需要不停調節其 EQ 設定,但實際動起手上來非常麻煩,HS65 則提供 SoundID 功能,由 AI 為玩家自動調節模式。
玩味最濃 MSI Raider GE78 HX 13 VH
Raider GE HX 是 MSI 今年的旗艦電競型號之一,外觀甚具吸引力,取用超級跑車的動力流線形感覺,以黑、紅襯色,面蓋 A 殼及 C 殼鍵盤區具金屬質感,並在掌托區邊緣加入全新點陣式 Mystic Light 全景炫光燈效,通過《Steelseries GG》軟件可以自定燈條及鍵帽 RGB 效果,而且 WASD 鍵更有獨特半透明鍵帽設計。
120Hz AMOLED + RTX 4050 纖薄強效輕電競筆電 Samsung Galaxy Book 3 Ultra
Samsung 過往推出的筆電產品,一向以輕巧為主,不過隨著用家對多媒體創作及人工智能運算有更大的需求,今代 Samsung 就特別推出採用 13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及 NVIDIA RTX 4050 獨顯的全新 Galaxy Book 3 Ultra,屏幕方面就用上擁有 2.8K 解像度刷新率達 120Hz 的 AMOLED 屏幕,相信能滿足用家在文書、遊戲、娛樂及 AI 圖像生成等不同的工作需要。
全球首批 240Hz OLED 電競螢幕 LG UltraGear OLED 27GR95QE-B 開箱
近年隨 OLED 面版技術的興起,除了電視外亦開始在電競屏幕中使用。而LG推出全新推出的的 UltraGear OLED 27GR95QE-B,就專為 FPS 玩家而設,它採用 26.5 吋的小巧尺寸,更是全球首批可達 0.03ms 反應時間的 2K@240Hz 產品。
4K mini LED 面板 + Display HDR 1000 + 160Hz 顯示 Acer Predator X32 FP Quantum Dot 顯示器
隨著 4K 遊戲普及,市場對於 4K 解像度電競屏幕需求若渴,同時亦對屏幕的亮度、畫質等等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各大廠商都會用上包括 OLED、miniLED 及 QLED 等高階面板技示以提升畫面的質素,Acer 最新 Predator X32 FP Quantum Dot 顯示器,就採用了 4K mini LED 面板,支援 Display HDR 1000 及最高 160Hz 屏幕更新率,相信能滿足用家在遊戲及多媒體製作的需要。
Acoustune HS2000 MK II 特別紀念版上手玩 視覺與聽覺雙重衝擊
上年初日本廠牌 Acoustune 推出可換腔體設計的 HS200MX,受歡迎程度不俗,因可換腔體令耳機的聲音取向會有不同變化。今年廠方再推一款 HS2000 MK II 特別紀念版,配色不同令人耳目一新,配上全新的可換腔體,為追求高階耳機的用戶帶來最特別的體驗。
最新文章
Google 開放 Bard 試用 英美用戶率先排隊候補
近期 A.I. 紅到不得了,競爭也很劇烈,Google 也找來 Bard 迎戰,並於日前正式開放供試用,主要是希望透過用戶測試功能,讓正式推出時有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