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商業評論

    電腦市場新勢力

    Microsoft 近期在其新園區舉行的特別發佈會上,正式推出全新 Copilot+ PC 系列。 這款以 AI 為核心設計的 Windows PC 系列,搭載了 Qualcomm Snapdragon X 晶片,具備強大的計算 能力和出色的電池續航,並整合了多項 AI 功能,可 能對傳統 Intel 主導的 PC 市場以及 Apple MacBook 系列,帶來了另一場挑戰。

    量子電腦會否繼 AI 後成為另一個戰場?

    近年各地政府均希望透過先進科技去提升管治、運作以至競爭能力,以新加坡為例,早前提出未來 5 年將投入近 3 億新加坡元發展量子科技 (Quantum Computing),包括推出首台「新加坡製造」的量子電腦,全球分得一杯「量子羹」。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提出成立第一個全國量子策略,由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旗下的「研究、創新與企業 2025 計劃」資助 2 億 9,550 萬新加坡元,為期 5 年。

    剖析香港在智慧城市排名下跌的原因

    近年多國政府都積極策劃和建造智慧城市,甚至智慧國,究竟何謂「智慧」?不少硏究均認為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資訊科技或創新意念,整合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低空經濟的發展

    低空經濟,指在垂直高度 1,000 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內,進行的綜合性經濟活動,涵蓋了無人機物流、小型飛機觀光等低空飛行產 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低空經濟在中國、美國和英國等地迅速發展,尤其是無人機送餐等服務,已成為新興經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Market Trend】 AI 助及早識別及賦能臨床決策   破解香港自殺隱患

    香港面對自殺率高企的嚴峻挑戰,社會急需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應對措施。事實上,不少國家正利用人工智能( AI )及數據分析技術,以搜集並分析大量數據,提前識別高自殺風險人士,做到防患未然,值得香港學習和借鑒。

    中美科技貿易戰對消費者的影響

    中美之間的科技貿易戰,雙方一直僵持不下,持續了好一段時間,近期更有所升級。中國最近推出了一項新規定,禁止在政府內使用的電腦和伺服器中,採用來自美國的 AMD 和 Intel 處理器。這項規定更禁止了採用微軟 Windows 作業系統和外國數據庫產品,轉而支持國內解決方案。現時中國政府機構必須使用「安全可靠」的國產替代品以取代 AMD 和 Intel 的晶片。這份清單包括了 18 項經過批准的處理器,其中包括華為和飛騰等中國的產品,而這兩家公司都是在美國禁令之下。

    麥當勞系統中斷的啟示

    面對全球一體化,國際企業服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對保持品牌形象和顧客滿意度至為重要!一旦服務出現中斷,不單影響正常營運,更可能令客戶失去信心。近年數碼轉型是各大小企業鋭意發展的目標之一,對科技有更多的依賴,有機會遇上當機或保安出現問題影響運作,故此設立緊急應對機制,甚至持續營運計劃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是不可或缺。

    蘋果放棄發展電動車市場的啟示

    對科技企業而言,研發一件產品需要經年累月是很平常的事;然而若研發了 10 年而最終決定放棄,定必是一個非常重大兼且困難的決定。早前蘋果公司(Apple)突然放棄長達 10 年的電動車 Apple Car 研發計劃,部分研發人員會調到集團人工智能(AI)部門。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指出今年較後時間將會公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計劃。

    AI 是否變成科技潮語

    上月底,我剛出席完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的世界通訊大會 MWC 24,在會場內觀看了幾天,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以往在這全球最大的通訊展覽內經常會看見一些新的通訊科技,但今年卻除了幾部新的智能手機展出外(大部分都在 MWC 24 前已經發佈),會場內甚少提及有什麼新科技突破,例如很少展覽商提及 5.5G(更莫說是 6G),或者是物聯網( IoT )科技等,反而因為近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熱,很多展館都註明 AI(業界都籠統將生成式人工智能稱作 AI ),但當你細心觀察,會好奇這些產品是否真的包含 AI 技術的成份,到底 AI 是否已經變成了科技界的潮語(Buzzword)?

    最新文章

    【腦編隨筆】最繁忙的一個暑假

    自從今年四月走訪意大利出席「波隆那童書展」,了解過世界對童書出版的重視程度,在香港推出兒童漫畫,重點應該放在推出英文版的機會上,但首先仍需要建立一定數量的書庫。那個時候,我們已開始三套漫畫的製作工作,同時間也為明年暑假推出的新書項目作準備。一轉眼過了兩個月,到了六月底、七月初,所有打算趕在書展推出的新書,都會排在這個檔期進利最後的校對和印刷工作,我們的三套漫畫初稿,也差不多同一時間出現在我的案頭,再加上每月月初,都是《PCM》 月刊的埋版時間,一時之間,待處理和修改的稿件檔案,堆得如山般高!雖然現在出版界都改用了電腦排版,一版版的稿件都只是屏幕前的電子檔案,但連續幾星期每日十多小時坐在屏幕前,也絕對不是好受的經驗。